本篇文章1246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一、 消費者兼具理智與感性
自亞當·斯密提出經濟學以來,多數經濟學家及營銷專家均視消費者的購物決定為一種解決問題的理性活動,旨在滿足個人需求,經過深思熟慮后采取的理智行為。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會展現出理智的選擇,但偶爾也會尋求娛樂、刺激、感動、認同或新穎的挑戰。體驗營銷旨在強化后者的作用,使消費者在作出消費選擇時“追隨內心”,正如伯恩德·H·施密特所言:“體驗營銷人員需認識到,顧客既受感性驅使,也受理性引導。也就是說,顧客因理智或沖動購買的概率相當。”這亦是體驗營銷的核心理念。因此,企業需關注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二、 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占比逐漸上升 在體驗營銷背景下,基于“喜愛”或“厭惡”的情感態度觀。因為消費者所追求的是產品或服務所能帶來的感受價值,包括身份或階層的象征、美的體驗、時尚與前衛、趣味性與娛樂性、潮流或流行性等,可以說現代社會更重視“情感滿足”而非“功能價值”。
三、 消費需求日益差異化、個性化、多元化
我們正步入注重個性滿足和精神愉悅的消費時代。當今新人類的口號“我喜歡的就是最好的”充分體現了新消費者對“個性”的追求。可以說,新人類消費者對商品的情感價值、炫耀價值及象征性價值的要求,早已超越商品或服務的物質價值。“我心情好,我就買”的心態,正是對這一消費趨勢的通俗描述。例如,在用餐時,釀酒師為你送酒,廚師親自為你上菜并說明這道菜是他親手做的,等等,這些都體現了體驗的個性化。
新零售的特點有哪些
1、全渠道
全渠道是新零售的核心特點,馬云提出新零售時強調線上線下融合,真正的新零售應實現PC網店、移動APP、微信商城、直營門店、加盟門店等多種線上線下渠道的全面整合和深度融合,商品、庫存、會員、服務等環節形成一個整體。
2、數字化智能化
企業和商家應利用技術與硬件重構零售賣場空間,進行門店數字化與智能化改造,一是依托IT技術,實現顧客、商品、營銷、交易四個環節的運營數字化;二是利用物聯網進行智能化,應用智能貨架與智能硬件拓展店鋪時空,構建豐富多樣的全新零售場景。
3、新型店鋪
“新零售”時代的門店與傳統門店不同,門店不僅是銷售場所,更應具備體驗功能,成為社交、教育場所,同時門店不僅是商品陳列場所,更是商品多元化展示場所。
4、線上訂單量超過線下訂單
目前,線上交易總額占社會消費總額的比例雖不足20%,但占比持續增長。在新零售時代,更多科技產品將應用于零售場景,企業通過APP、線上商城等與顧客建立連接,擴大店鋪覆蓋范圍,培養顧客線上購物習慣,進而使線上訂單量超過線下訂單。
5、去庫存
未來零售一個方向是通過系統、物流連接各地倉庫,實現庫存共享,改變傳統門店大量鋪陳與囤積商品現狀,引導顧客線下體驗、線上購買,實現門店去庫存;另一個方向是從消費需求出發,倒推至商品生產,零售企業按需備貨,供應鏈按需生產,真正實現零售去庫存。
如有關于新零售商城系統的疑問,可咨詢易族智匯javashop,它專業從事電商系統開發十數年,為國內多家企業提供商城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