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5字,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
榆次是晉中市下轄的榆次區。晉中市人民政府駐地榆次區新華街199號。
1999年9月24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晉中地區,設立地級晉中市。榆次市改設榆次區。截至2018年9月,晉中市下轄1個市轄區(榆次區),9個縣(太谷縣、祁縣、平遙縣、靈石縣、壽陽縣、昔陽縣、和順縣、左權縣、榆社縣),代管1個縣級市(介休)。
榆次區位于晉中市北部,南鄰太谷縣,西連清徐縣,西北與太原小店區接壤,東北與壽陽縣相望,東南與和順、榆社縣次第毗連。2005年,轄長凝、什貼、烏金山、修文、北田、東陽鎮 6鎮和郭家堡、莊子、張慶、東趙鄉4鄉,9個街道辦事處,283個行政村,61個社區。
全區總人口54.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8.45萬人,鄉村人口16.25萬人。人口密度417.3人/平方公里。是中共晉中市委、晉中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擴展資料:
榆次設區沿革:
榆次,春秋時期稱“涂水”、“魏榆”,戰國時期就稱“榆次”。
公元979年,宋太宗滅北漢,毀晉陽城,詔廢并州太原府,廢太原、晉陽二縣,新置并州軍事,移治于榆次。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以榆次地非要會”,移并州軍事治所于太原新城,榆次復縣制。以后歷代縣名不改。
1948年設置榆次專區。
1954年將榆次縣城關區改設榆次市。
1958年,撤銷榆次、壽陽2縣,并入榆次市。
1960年恢復壽陽縣。
1963年,撤銷榆次市,恢復榆次縣。
1971年,恢復榆次市,榆次縣遷駐長凝。
1975年,榆次縣遷駐榆次市。
1983年7月28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榆次縣,將榆次縣的行政區域并入榆次市。
1999年9月24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晉中地區和縣級榆次市,設立地級晉中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榆次區;晉中市設立榆次區,以原縣級榆次市的行政區域為榆次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東順城街。
請根據引用資料來源:
晉中市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百度百科-榆次區
晉中是地級市,亦是一個地理名詞指山西中部,榆次只是晉中市的一個區。不能說是一個地方。
首先山西晉中是山西省下轄地級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榆次區是晉中市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是市府所在地。榆次區屬于晉中市,除了榆次區,晉中市還下轄9個縣(太谷縣、祁縣、平遙縣、靈石縣、壽陽縣、昔陽縣、和順縣、左權縣、榆社縣),代管1個縣級市(介休)。
扯點別的,晉中在歷史上沒有單獨做為行政區劃出現過,所以下轄的各區縣也大多不會說是晉中人,只會說榆次人、平遙人等,又因為晉中市所轄地區歷史上大都屬于太原市管轄,所以一直有榆次劃歸太原,晉中市取消的說法,但是鮮有進展,現在講的是太原晉中一體化發展。